作为宣传的“老品种”与“重头戏”,成就性报道成为“迎接党的十九大”主题宣传的重要发力点。要提升成就性报道的实际宣传效果,深入宣传党的以来国家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就要注重实践创新,讲好发展故事,着力强化报道的针对性、新闻性、分寸意识和内涵,以实现成就性报道的“群效应”。 成就性报道,是宣传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需要。搞好成就性报道,对于主旋律、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成就性报道往往成为主流重大主题宣传的“老品种”与“重头戏”。 今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成就性报道当然地成为各新闻报道的重要发力点。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和生态深刻变化,对的成就性报道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宣传实践中,只有形势,不断创新思、创新形式,成就性报道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成就性报道重在通过宣传推介我国发展建设中取得的不凡成就,鼓舞人们从过去的发展中获得前行的动力,引导人们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推动工作。党的以来,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一系列辉煌成就,无疑成为我们做好相关报道的新闻“富矿”。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是理政生动实践和伟大成就。5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重要进展;全面深化迈出重大步伐,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供给侧结构性初见成效;全面依国深入实施,国家、、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反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卓有成效;国防和军队有重大突破,等等。这些充分展示党、国家和军队不平凡历程的辉煌成就,为内容生产提供了足够营养。 二是百姓生活新变化和实在获得感。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也是辉煌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得到完善,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健康得到改善,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新增就业持续增加,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等等。对这些内容的宣传,最终要落实在人民群众的切身体验和获得感上。 三是发展中的先进经验和典型人物。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人的参与和贡献。发展中,各行各业必然少不了撸起袖子干起来的先进人物,发生过靠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感人故事,涌现出冲锋一线的干部等,他们的生动故事、典型事迹,对于引导良好的价值导向和追求,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当然,一些单位可复制的、具普遍性的发展经验,也是宣传极具价值的内容。 四是人民群众对未来的和向往。建设发展是个动态的过程,人民群众对发展变化的看法、和向往,也是不断变化的,有责任对这些“”做出反馈。比如,对过去5年的建设发展,人民群众有着怎样的评价和;对即将召开的十九大,人民群众有哪些和愿望;对未来的生活,有怎样的追求和计划等,也都是应该及时给予反映和追踪关注的内容。 目前,各个以“砥砺奋进的五年”为统领,着眼展示5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策划实施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成就性报道,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毋庸讳言,我们上的成就性报道,还存在一些“常见病”,需要人努力克服。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表现: 一是形式上的八股化。所谓八股化,是指报道中存在的凝固化、绝对化、片面化、模式化等问题。比如反映经济成就,往往是一个地方有几个企业、几个重点工程,“五一”报,“十一”报,年初报年底还要报,即使不烦,读者早就不耐烦了。其主要原因在于报道囿于“重大主题”,往往就成就说成就,陷入模式化的泥潭:标题四平八稳,文字平平淡淡,叙述有气无力,措施一二三四。今年这样,明年还是这样;这个版如此,那个版也差不多。因此,读者扫一眼就失去了阅读。这不仅影响新闻宣传的质量和效果,也影响读者对的认知和评价,甚至损害的业务形象,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二是内容上的空泛化。衡量发展成就往往有一些行业硬性指标,但完成的指标不等于发展成就。一些成就性报道经常罗列专业指标数据、同类业绩等,看上去都是“实绩”“干货”,读者却不明就理,致使必要的新闻素材贬了值。很多时候,一项工作有了成绩,不实事求是地去总结,不是去挖掘其中人们感兴趣的东西,不是通过活生生的具体而鲜活的事例去反映,而是东拉西扯,硬往上去靠,结果一大堆、口号一大串,让人“一读就厌”。甚至个别报道动不动就是“跨越发展”“成绩斐然”“行业领先”,既缺少实在内容,也缺少科学依据。还有一些报道只见物不见人,只见工作没有动作,只见结果缺少过程,玩数字游戏,搞专业概念,读来寡然无味。 三是策划上的同质化。做成就报道,避免不了策划与设计。由于客观原因,内容上的同质化难以避免。但在策划和设计上,不同之间、同一的不同时段却存在同质化反复现象。比如,同一时段不同会不约而同出现“述评+评论+专版+专栏”的报道设计,甚至具体的名目设计都完全相同。这种试图将受众“一网打尽”的宣传设计,看上去上规模、声势浩大,却忽略了受众的差异性和能动性。从纵向上看,同一不同时段不同主题成就宣传的具体设计上,也存在体裁样式、美学元素、色彩基调、策划风格等方面的同质化现象。以至于很多受众不爱读、不愿看的报道,甚至迁怪于所反映的内容,产生反感情绪。 根据不同宣传主题进行成就性报道,几乎已成惯例。如何做好内容难免雷同的成就性报道,已成为各宣传能力与智慧的一个业务难题。过去,很多积累了一定的成就报道经验,但即使一些很成功的做法,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重复运用。有鉴于此,我们新闻工作者要以积极心态应对挑战,在宣传实践中寻求成就性报道的创新之道。 一应强化成就性报道的针对性,避免简单的“回头看”。成就报道的作用在于以已经取得的成就激励、鼓舞和动员人民更好地创造美好生活,而提高针对性是增强引导有效性的前提。在具体操作中,要善于进行舆情调查和受众研究,把握当下中人们普遍关注、关心、关切的热点话题,立足于当前或一个时期的热点,进行信息采集、内容制作和产品包装,用发展的正面回应社会热点,解释心中之惑,让成就报道与渴盼形成共振,让成就性信息落地有声,进而生发广泛的社会效应。 二应强化成就呈现的新闻性,以新颖独特吸引注意力。当前,成就性报道的一个最大问题是:缺少吸引人的新信息。须知,成就报道要吸引人,首先必然地要体现新闻性的要求,而不能是过去的机械呈现。如果实在找不到吸引人的新信息,至少可以通过引人入胜的标题激发读者兴趣。实在不行,还可以在呈现的方式上做出新意。比如,以图文并茂的现场感,强化报道的亲和力、通俗化,刺激读者阅读欲。总之,新颖是吸引人的第一要素。 三应强化新闻叙事的个体体验,以感受提升力。一切发展最终都是为了惠及人民群众。从这个角度讲,得到怎样的实惠、有什么样的获得感,是最为直观的发展成就。在新闻宣传实践中,不仅要有兼顾思想性和新闻性的宏大叙事,更要学会从报道个体、事件的过程中体现导向作用。可以通过百姓的语言和感受反映所取得的成就,做到有故事、有细节,努力增加成就报道的信息含量。报道者必须打破“只有长稿才有分量”的旧思维,善于借用现场特写、短消息或独幅照片的形式,实现成就报道的“群效应”。 四应强化成就评价的分寸意识,以内涵提升科学性。宣传是把握度的艺术,报道者胸中有数,才会手下有度。如果对成就过分溢美,对典型过度包装,对经验超前总结,就会导致报道的失真失实失效。新词,在报道语言上,表述一定要确切。像“极”字,使用就不能过频繁。比如“极大地改善了居住”,这个“极大”用得太绝对,不符合客观事实,可以把“极大”改为“很大”。当然,人民群众在了解宏观成就、身边变化的同时,还需上升到认识以获得发展经验。对此,应以专业的眼光观察事实,用通俗的语言分析,寓精辟理论于鲜活新闻中,让悦诚服。 归根结底,所有的报道要求都要接受宣传实践的检验。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所有被受众普遍认可和接受的方式,都是提升成就性报道实效的可鉴之道。 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