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1984年的王晓航,曾是“宝钢干部”,去年底转岗走进社区。尽管是定向招聘,但近200人报名只录取18个人,他是佼佼者。王晓航先在长风街道师大二村担任党支部,后转到清水湾小区当居民区。许多人说,从企业管理岗位转到社区,收入低了、工作琐碎了,但他却说:“社区工作是朝阳行业,我进入一片全新领域,施展空间特别大。” 企业与社区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他却把企业管理理念运用在社区管理中,摸索出一个“小巷总理+项目经理”的治理办法。 王晓航调任清水湾小区,属临危受命。这个商品房小区由大华清水湾一期、二期和华府樟园组成,共2092户,常住人口5500余人。小区矛盾纠纷很多,目前还没有成立业委会,市文明小区的帽子也在去年被摘掉了。 初来乍到,总得从居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王晓航很快就发现一个现象:机动车进出小区,仍采用人工读卡。少数住户不止一辆车,但为了少交停车费暗暗“共享”同一张卡,因为一直是人工收费,临时停车费管理也存在隐患。他召集小区两委班子召开座谈会听意见,之后还一户户上门发意见征询表,公开询问居民是否同意实施。以前,遇到这样的公开征询,2000多户居民能收回700张征询单就不错了,这次收回征询单近1300张,愿意的占绝大多数。但在这些征询单中,王晓航最关注其中38张反对票。他说:“反对的人一定有原因,这或许就是搞好社会治理的钥匙。”他以前在企业搞经营管理,特别关注那2%的不合理率,只有降低不合理率,效益才能体现。 王晓航一个个约谈居民,了解“38票”背后的情况。有居民直言不讳:“连我口几十米的都修不好,凭什么相信能做好工程?”原来,小区50号楼和51号楼之间有条木质道,由于面损坏常年积水,影响100多户居民出行。按,如果要物业维修基金修,需要在全体居民中征询意见,很可能因众口难调做不成,要绕开这个复杂程序,只有把工程金额控制在2万元以下。物业公司也曾想做成这件事,但没想到,施工队进驻第一天,就遭到一些居民反对,不得不停工。 王晓航认为,问题症结还是沟通不畅。许多居民不知道施工目的,工期多长,有什么效果,不了解当然谈不上配合。王晓航打算借助志愿者的影响力,先与居民来龙去脉,再把具体施工纳入明年工作计划。 还有居民反映:“同一小区还建一面围墙,心里堵得慌。”这也是小区的长期矛盾之一。一期、二期与三期之间有一面开发商临时搭建的围墙,长达5年没有拆除。三期居民认为根本就不是一个小区,打开围墙有安全隐患;而一期、二期的许多居民觉得这面墙了小区。 王晓航绕着这面墙走过无数回,也听了各方意见。他说:“从二期围墙走到三期门口,共246步,我走过无数次。我的态度是,违建必须拆。”各方对他的意见都表示服气,王晓航说:“居民服气的最大原因,可能是看到我确实了解情况,没有敷衍他们。” 社区管理中,单靠“小巷总理”不够,还需要更多“项目经理”,也就是居民区的条线干部。王晓航觉得,这和宝钢生产线负责人制度一样,社区也可以把矛盾梳理成一个个项目。 于是,王晓航作为“小巷总理”牵头立项,由每个居委干部即“项目经理”设立年度项目,最近形成自治项目6个。比如“红与白”配药服务——穿着红马甲,社区医院医生穿着白大褂,每周三走进小区,给独居老人和75岁以上居民提供就诊和代配药服务。又如“一陆平安”巡逻队——居委干部村子情事小陆牵头,发动志愿者每天2个小时与物业公司保安进行治安巡逻,及时发现问题。还有12支团队与78名志愿者——居民区两委班子召集起12个文艺沙龙的团长,帮助他们一起组织文艺活动。交通执勤、爱心送餐等,项目经理们也发动大家一起帮忙。 王晓航说,他到清水湾100多天,发现满足老百姓的愿望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明年,他要全力以赴解决社区里最难的一件事:加速推进业委会筹备小组选举工作。他希望能选出新一届业委会,落实续聘物业公司的事,再物业维修基金账户,把一个个结都解开。(解放日报记者 栾吟之) 本文由来源于财鼎国际(www.hengpunai.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