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财报分析:唯一一家仅做眼镜行业的上市公司博士眼镜(300622)

作者:habao 来源: 日期:2021-5-3 23:02:38 人气: 标签:眼镜行业的现状

  我身边不戴眼镜的人少,不近视的少。并不是在读书人圈子里,而是因为,中国本来就是一个近视大国。

  根据博士眼镜2019年的年报中显示,“目前,我国青少年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一,青少年近视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

  买过眼镜的人都在喊眼镜是暴利行业。眼镜行业有多暴利?我上网搜了一下,还真有相当多的“内行”人士网上吐槽。

  一位自称是“眼镜大叔”的网友将眼镜行业的经营数据做了剖析,作为一名业内人士能把这个行业的数据讲述的如此有逻辑性,也是用心了。

  截止目前为止中国A股市场上唯一一家仅做眼镜行业的上市公司“博士眼镜”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数据分析基础。毕竟,上市公司是经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数据会相对靠谱的多,借此我们也对眼镜这个“暴利”行业一探究竟。

  最近一年间,博士眼镜最高涨到19.72元,最低触及10.36元。绝大多数时间都保持在12元左右。从市盈率上看,市场对公司的期待并不是特别兴奋,滚动市盈率46倍,则会比起一些高科技企业要低得多。

  如果简单的计算12除以46等于0.26元每股利润,尽管已经比许多上市公司的每股利润高了,但实际上也并不像普通大众想象中的暴利。

  眼镜零售连锁企业,通常都会经销镜架、镜片,这些都是近视人士的必选项。除此之外还有太阳镜、老花镜、眼镜和护理液。验光配镜通常都是免费的,这已经成为了业内常识。

  这样看来,眼镜行业除了验光配镜有一点技术含量以外,做一店基本上就不太需要经营者再懂什么特别重要的知识了。

  那问题来了,既然大家都知道眼镜行业暴利,为什么没有出现一拥而上所有人都去开眼镜店呢?反而还是饭店要比眼镜店多得多,难道眼镜生意的暴利是不存在的吗?

  这个问题就好像是在问,茅台酒那么暴利(是真的暴利),为什么没人一拥而上去开白酒厂呢(这的确出现过,也都赚到了不少钱,但也赔掉了不少钱)。

  当年各个地方都在开白酒厂,技术含量并不高,粮食发酵变成酒精,甚至用酒精勾兑就能装瓶上架,但是在白酒行业里真正赚到钱赚到名声的也并不是特别多,更多的企业还是高度依赖广告来打造品牌,一旦停止了广告,那么品牌也就瞬间被人遗忘。

  那问题又来了,同样都是老百姓心中的暴利行业,为什么不是谁干谁赚钱?这就要一个对暴利的定义了。

  普通人对暴利的认知就是原料多少钱跟卖多少钱比较,财务上就叫做毛利空间,毛利越大就越暴利。例如贵州茅台的毛利高达90%,这还是出厂价,如果算上市场价格,那么茅台的毛利超过95%,这当然常赚钱。只是绝大多数毛利高的企业,都要付出比成本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销售费用来支撑市场。

  当然茅台是一个奇葩品牌,茅台的销售费用并不高,但你知道吗,茅台厂的所有酒中,除了茅台以外,其他各种小品牌的茅台酒厂出来的酒却并不像茅台那么抢手,售价也低很多,市场的存货也比较充足。也就表示来一家所谓的“暴利”企业是有许多的前提条件积累而来的。

  说到眼镜行业,尽管毛利高,但顾客的消费频率相当低。你如果是戴眼镜的,你大体算一算上一次配眼镜是什么时候?再上一次配眼镜是什么时候?

  我戴眼镜,这一副眼镜大概也有两年的时间了,买的时候也不贵,戴着也挺舒服的,根本就想不起来要去换眼镜。这么低的消费频率,就意味着眼镜连锁店要不断的拉新才能保得住房租水电人工成本,否则,赔钱就是一定的。

  梦见偷东西被发现

  所以你看,表面的暴利并不是真的能最终实现,许多的前提条件都要长期的积累,这也就证明了为什么所有人都知道的暴利行业却不是所有人都能干的。

  公司的销售收入6.6亿,与公司的总资产非常接近。这就表示公司的总资产并不高,而且公司的模式也并不是用更多的资产来支撑市场,相反,公司的市场规模并不依赖资产的多少。

  公司的负债非常低,资产负债率只有14%,表示公司绝大多数资金来源于股东。一家上市公司有许多的股权融资是极正常的事,只是许多公司太过追求大发展而对外举债过多。博士眼镜表现的倒是比较稳健。

  公司净利率9.6%,这在上市公司里绝对算不上什么暴利,尽管上市公司里有不少公司利润更低甚至亏钱,但利润超过10%的上市公司还是相当多的。所以看暴利不暴利,不应当看毛利,更加应当看净利润。

  公司现金收支还是表现出来了稳健的状况。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进账1亿,拿出5000万投资,拿出4000万还贷款,公司剩下1000万留作日常经营周转,完美。

  公司费用的确比成本高好多,成本1.9亿,费用3.9亿,这就证明了我们的推断,这类公司的费用远比成本高,想要销售情况好,那么就需要更大的市场费用投入。

  公司6.5亿的年销售额中,最大收入的还是镜片,而最大收入的也是公司毛利最高的。镜片销售2.5亿,毛利高达84%。毛利排名第二的也是公司销售额排名第二的产品,镜架。销售1.8亿,毛利74%。

  这有点意思啊,一般企业都是销售量大的毛利低,毛利高的销量小。而眼镜行业恰恰相反,越是毛利高的越是销量高。原先我以为眼镜店里毛利最大的是太阳镜,现在看来我是判断错了,太阳镜的毛利60%远低于镜片镜架。

  不过这也好理解,镜架镜片相当于生产组装,如同制造厂家的组装车间,采购来料都是半成品,组装环节还有人工成本消耗的,而镜片镜架组装并不是什么高科技,难度没有相当的大,而且人工也并不贵,所以就能赚到比较好的毛利润。而太阳眼镜是成品采购,无论是组装厂家的利润空间,还是运输环节的空间消耗,都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反而导致终端门店销售的毛利并不特别高。

  公司董事长与公司CEO是夫妻,共同创办了这家上市公司。眼镜行业包括现在也是绝大多数都以个体经营为主,原因何在呢?

  因为行业非常成熟,单一企业内部的协同并不需要太大的技术含量,也不太需要什么高端管理,夫妻店完全能够经营。而且个体经营税负非常低,核定征收几乎都只是象征性的交一点税。一些眼镜店老板也的确是赚到了不少钱,只是,总感觉只赚到了钱。

  到了公司经营就不同了,税负会提高很多,而且管理管控的成本会比管理一家小店要多的多,而且也不一定就能管的住,管的好。这又何苦?好吧,赚钱并不是全部。

  整体上看,博士眼镜的销售增长非常平稳,成本与费用结构控制的非常好,几乎完全跟收入是匹配增长的。不难理解,如果一家公司各个销售模块单元都是相对的门店,而门店的考核指标基本相同,那么选址选人就决定了这店究竟赚不赚钱。

  换句话说,只要老板眼光还可以,那么这么行业基本上都能保持收入成本的匹配关系,也就是说基本上开一家店就赚一家店。

  缩小到季度来看同样的指标,公司在2020年第一季度的销售情况很显然是被疫情影响到了,出现了连续多年不曾有过的低销售。零售店真就没办法,不用说顾客都不出门了,连自己的店都不能开门,哪来的生意?

  好在公司还是有一些收入,一方面零售店面,一方面也是网上销售。对于近视眼镜,验光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除非顾客手里已经有数据,而且对镜架款式非常有自信,才可能下单。

  我自己配眼镜的一个体会就是,尽管镜架样式满意、近视度数相同,但瞳距没调好的话,还真就是带上就晕。所以,眼镜行业的网店销售的确有其困难点在短期内比较难以突破。

  这张图展示了公司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与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的对应关系,公司的存货相对于应付账款是要更多一些,这表示公司的大多数存货都是现金采购的,这会占用公司不少现金。不过还好,因为毛利高,基本上现金采购的好处就是便宜,用资金换利润,对于毛利高且现金充足的企业来说还是很划算的。

  视角缩小到季度为单位,特别是在2020年第一季度,公司存货已经超出了公司的销售收入,这也表示公司的存货足够公司销售一个季度的,如果不是疫情,那么基本上会是两个月的销售存量。这就没什么好办法了,店面里都是要摆放各类各款式货品的,以确保顾客随时下单随时就能拿走,否则,如果总是四处调货,那么顾客就不会有那么多耐心了。

  这张季度图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对比,你可以看一下2019年第四季度的成本和2020年第一季度的成本,几乎是完全相同的,也就是表示公司疫情前一季度和疫情高峰的这个季度,销售的货物是完全一样的量,只是,收入下降了三分之一。不难理解,为了能多卖一点,疫情期间就要多做活动多打折,多吸引顾客下单,看来,公司做到了。

  零售连锁非常经营者的眼光和胆识,一旦错误决策,每天都要消耗掉房租和人工,仿佛进入到了一个自然负生长的状态,永不停止,除非关门。不过,如果决策英明管理得当,那么零售就是一个永不停止的正增长,会一直为企业创造收入创造利润。

  这个平衡点究竟在哪,究竟如何能够确保超过平衡点,那就需要财务能够精准的提供决策数据了。虽然有好财务不一定有好企业,但是好企业一定是有好财务的。

  每周分析一家上市公司财报,教你真正的财报思维。王峰,财经作家,浸会大学硕士研究生,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和公司财务总监经历,《财务也就那点事儿》和《财报思维》作者。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